把舵扬帆 向“新”再出发|涵妍档案围绕国家档案局的工作部署谋划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2-07 16:38:00

东风浩荡,击鼓催征。伴随着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奋斗的序幕悄然拉开,新一年的征程铺展就绪。2025年1月13日,国家档案局局长王绍忠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从10个方面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对做好新一年档案工作提出了要求,也为我公司新一年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QQ20250206-104147.png

一、聚焦改革发展大局 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报告要求着力抓好配合支持改革发展大局工作,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政服务。档案工作的核心在于“服务改革发展大局”,聚焦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四重”档案),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重大活动档案工作清单制度和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机制。同时,报告强调加强科技档案工作,推动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同管理,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开发区、民营企业、新经济组织及农村改革领域的档案服务,为园区企业、农村土地承包等提供专业化档案管理支持。


1月 拷贝.jpg

我公司紧跟改革发展步伐,强化档案资政服务,聚焦“四重”档案、科技档案、开发区及民营企业档案等重点领域,提供定制化档案管理服务,包括档案整理、数据化、存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及资政参考服务;同时,加强与政府、科研机构、开发区及农村基层的合作,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助力改革发展大局。

二、紧抓“十四五”总结 谋划“十五五”发展


报告指出当前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需对“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和推动,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或巩固成果。同时,总结“十四五”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此基础上,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战略导向。


我公司紧抓“十四五”总结与“十五五”规划的关键时机,对内全面复盘“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和档案全产业链业务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巩固成果,加速推进未完成目标,提炼成功经验转化为创新动力,对外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协助客户梳理档案管理成果与不足,结合“十四五”经验,为客户谋划“十五五”档案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前瞻的档案管理咨询服务,助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响应档案法制建设号召 推动档案管理升级

报告指出当前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需对“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和推动,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或巩固成果。同时,总结“十四五”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此基础上,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战略导向。


我公司积极响应档案法制建设号召,加强《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档案法规的内部宣传与培训,提升员工档案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制度规范,确保公司档案管理符合新法规要求。此外,公司建立健全档案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自查与迎检工作,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与治理效能。

四、强化档案资源归集与质控 提升档案服务价值

档案资源归集与质量管控是当前档案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报告要求持续推进国家档案局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优化机关、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审核机制,覆盖新业务、新领域、新平台形成的文件材料。同时,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扩大医保、出生医学证明、退休职工等民生档案的电子化归档应用,优化查档利用服务。此外,建立健全档案移交机制,规范档案征集工作,确保非国有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重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我公司聚焦档案资源归集与质量管控,为客户提供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优化、保管期限表编制审核等服务,协助机关、企业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提供民生档案电子化归档解决方案,优化查档利用流程,并为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档案保管咨询与技术支持,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安全性。

五、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档案开放与利用创新

报告要求抓好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在于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完善开放规则,健全开放审核协同机制,探索驻馆会审、在线协同审核、专家参与及人工智能辅助审核等方式,加快开放审核进度。同时,优化档案利用服务,及时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并利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等拓展查档渠道,推进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接入和移动端APP上线;大力拓展综合档案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推出特色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利用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等传播手段,增强公众对档案的认知和兴趣。此外,加强与党校等机构的合作,在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我公司聚焦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协助客户优化档案开放审核流程,提供智能化审核技术支持,开发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及移动端应用;同时,公司积极开发档案教育培训课程,助力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智慧鉴定3 18.jpg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涵妍智慧档案开放审核系统,将OCR、语义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与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融合,打造基于规则和语义驱动的档案开放审核模型,且赋予其自主成长的能力,实现档案开放审核场景下的AI辅助,助力档案馆更高效、更精准地展开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加快开放审核进度。

六、聚焦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赋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报告强调深入抓好国家重点档案项目实施,增强项目选题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突出“四史”教育、红色档案开发、历史文化传承、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等主题,把迫切需要修复保护和数字化的档案纳入抢救保护范围。


微信图片_20250103162012.jpg

我公司紧跟国家档案保护与开发的大方向,持续深化先进技术与档案业务融合,研发智慧档案编研系统,同时,公司提供档案数字化、数据化一体化专业服务,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高效利用,并设立档案保护修复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档案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红色档案开发、历史文化传承贡献智慧和力量。

七、助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 提升档案工作影响力


报告要求着力推进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完成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确保珍贵文献得到应有认可,并健全固定评选机制,形成四级名录体系,提升档案文献的国际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0113132413 拷贝.jpg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我公司始终秉承“守护历史文献,传承人类文明”的企业愿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专业人才引进,优化资源和专业服务,助力推进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八、加强档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报告要求加强档案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档案科技项目从立项到成果管理的全链条制度机制,确保科研过程严谨高效。同时,提出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档案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高水平档案科技成果。


我公司作为智慧档案信息和安全管理服务商,积极参与档案科技项目立项,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公司和上海市静安区档案馆共同承担的科研课题《AI+档案开放审核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去年已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并积极消化吸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大力推广应用。公司参与的多个课程研究正如期推进进程。此外,公司积极推进与高校、研究院等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提升档案科技研发能力,为档案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九、助推档案信息化进程 共筑数字档案新生态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强调深入贯彻《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推动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能力建设,并探索开展能力评估,以确保档案信息化的质量与效率。同时,报告要求加强档案网络与信息安全,修订完善相关保护制度,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无虞。此外,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加快机关单位与企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强化馆室衔接与馆馆联通,构建完善的数字档案体系。


九月DP 拷贝.jpg

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强化《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宣贯与落实,依据《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其档案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方面,公司基于自主研发自主研发、全信创适配的“涵妍”智慧档案应用系列,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方案、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助力客户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依托自主研发的“威慧”安全保障系列产品,为客户构筑坚不可摧的信息安全防线。

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推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报告要求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深化政治机关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两个确立”的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激发档案工作者的内生动力,并加大档案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以及实施《全国档案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9年)》,推动档案人才队伍综合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培养多元化和评价激励增效。


主楼-培训室.00_04_35_18.Still004 副本 拷贝.jpg

人才是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公司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己任,提供专业档案培训服务,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促进档案业务的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此外,公司持续拓展校企合作对象与合作范畴,与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携手成立档案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深化产学研交流,依托自身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以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慧档案产业园的优质资源,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在这个崭新的起点,我公司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紧密围绕国家档案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好“十四五”收官总结,打牢“十五五”开局基础,以“蛇”我其谁的担当,奋进助推档案事业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21 hanyan archive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207号   沪ICP备2021016819号-1  技术支持:网站设计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